2016年9月4日星期日

最大射電望遠鏡陣確定第一階段建設方案


   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裡陣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經過包括中國在內的11個SKA成員國及全球一大批科學家與工程師超過20個月的緊張工作,SKA第一
階段(SKA1)建設方案已最終確定,並於稍早時間得到董事會通過。這標志著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進入了建設准備階段後期,並放大鏡向建設階段邁出了關鍵一步。
   SKA1建造費用共計6.5億歐元,它由兩套世界領先的望遠鏡設備構成——位於南非的約2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的蝶形天線陣以及位於澳大利亞的由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組成的低頻孔徑陣列。
   “這兩套互補望遠鏡將使我們得以開展一系列激動人心的科學研究,例如,通過觀顯微鏡測脈沖星和黑洞來探測愛因斯坦所預言的引力波、檢驗萬有引力理論及搜尋地外生命的蛛絲馬跡。”SKA科學主任
Robert Braun說,“我們將用SKA去觀測宇宙演化史上一塊從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宇宙黑暗時代。它是指宇宙大爆炸後的頭10億年,在這一時期,宇宙最早的恆星和星系正在形成。”
   “下一步工作是與各成員國一道,在2018年開始建造之前,將SKA目前的架構發展為一個國際性組織。”SKA董事會主席John Womersley望遠鏡表示,“SKA望遠鏡的設計令人難以置信,將驅動大數據時代的
技術發展,並將產生諾貝爾獎級的科學成果。SKA將成為史上少有的幾個對整個社會產生不可估量影響的科學項目。”

   中國科技部代表我國出任國際SKA組織的正式成員,中科院以及國內多所高校和中國電科集團,正在積極參與SKA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SKA將於2018年開始建造,其設計與建造會聚了全球20個國家
的超過100個研究機構與企業。SKA將於2020年開始產出最早的科學成果。

帶式脫水機


   目前國內工業廢水處理後的汙泥脫水或漿料洗滌濃縮壓濾流程中最先進的新型設備.更換不同的網聚酯網後可用於各種漿料的濃縮和洗滌。按脫水分為四個區:重力脫水區,楔型預壓脫水區,回旋脫水區和剪切脫水區.它的應用代替了各種老式的板筐式壓濾機和離心式濃縮機,以及雙螺旋擠漿機。機架采用高強度:方鋼,大脫水輥采用特殊材質制作,網布松緊和輥子角度由氣缸進行氣動調節,基本可以做到無人職守而自動運行.電耗極低(調速電機),安裝使用方便,投資合理.性能相當優越,同時也是制漿造紙企業的首選濃縮洗滌設備.
   脫水機在運行過程中 ,影響網帶受力的變量較多 ,不可能一直保持均勻受力 ,故網帶跑偏情況時有發生 ,此時需要糾偏系脫水機 統發揮效用,對網帶進行及時有效糾偏,以保障生產的穩定持續進行。如果糾偏系統故障 ,糾偏輥動作不靈敏 ,不能及時有效對跑偏網帶進行糾正 ,就容易導致網帶向一側嚴重跑偏 ,一旦限位開關不能及時保護停機 ,網帶一端觸及脫水機邊框側翻 ,導致折損。導致糾偏輥動作不靈敏的原因主要有 :
   1)糾偏氣囊 / 氣管有破損泄露處 ,需更換 ;2)糾偏滑塊潤滑不足導致鏽蝕卡阻 ,需除鏽潤滑 ;3)糾偏杆安裝位置不正確 ,需調整位置 ;4)糾偏氣閥堵塞 / 局部磨損 ,需清理 / 更換 ;為避免此類故障的發生 ,在正常生產運行過程中 ,開機前應對糾偏系統和超偏限位開關靈敏度進行檢查 ,手動調整糾偏杆至左、右糾偏位置各一次 ,觀察糾偏氣囊響應是否正確靈敏 ;調整限位杆位置,觀察超偏限位開關是否能保護停機。如發現存在問題,待問題解過濾設備決後方能開機。
   網帶間布泥不均 ,將導致網帶受力不均勻。運行中網帶間泥餅左厚右薄 ,網帶左側受泥餅反作用力大 ,右側受力則小 ,網帶受一個右向分力作用 ,由左向右跑偏。在糾偏回調過程中 ,網帶受糾偏輥作用一個左向的回調力。兩個相反方向力的共同作用下 ,網帶在泥餅厚、薄分界處容易起折。導致網帶間布泥不均的原因主要有 :1)平泥板安裝位置過高 ,不能起進泥平整的作用 ,需調整平泥板位置 ;2)平泥板局部堵塞 ,致使局部布泥不均 ,需清理疏通堵塞處 ;3)泥耙局部過度磨損 ,致使該局部汙泥濾水效果大大降低 ,進入壓榨區後仍呈較強流動性 ,需更換受損泥耙 ;4)刮水板(網帶墊板)磨損不均 ,板面呈波浪狀 ,致使進泥在此區域厚薄不均 ,需更換 ;布泥不均現象比較易被觀察到 ,需運行人員定時巡視 ,觀察泥餅厚度是否均勻。如發現明顯不均 ,則按上述項目逐一排查。

2016年9月1日星期四

最大射電望遠鏡陣建設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裡陣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項目取得重要進展。近日,從英國曼徹斯特SKA第17屆董事會傳來消息,經過包括中國在內的SKA11個成員國及全球一大
批科學家與工程師超過20個月緊張工作,SKA第一階段(SKA1)建設方案已最終確定,並得到董事會通過。這標志著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進入了建設准備階段天文望遠鏡的後期,並向建設階段邁出了關鍵一步。
  SKA1建造費用共計6.5億歐元,它由兩套世界領先的望遠鏡設備構成,位於南非的約2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的蝶形天線陣,以及位於澳大利亞的由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類似於家用電視天線)組成的
低頻孔徑陣列金相顯微鏡。SKA將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帶來新的革命。
  SKA總幹事菲利浦·迪亞蒙德表示:“SKA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識,SKA將比目前的任何既有設備都要先進許多倍”。



工業脫水機主要特點


   脫水機是洗滌機械中的一種,一般在衣物、紡織物品、農作物等物品洗滌之後,用於除水過程。脫水之後再利用烘幹機加以烘幹,則可以達到徹底幹燥的效果。
   1:工業脫水機具有獨特的三足懸擺式結構,可避免因載重不平衡而產生的脫水機振動;
   2:工業脫水機轉膽采用不鏽鋼板精制而成,堅固耐用;
   3:工業脫水機特過濾設備有制動開合臂裝置,制動性能好,安全可靠;

   4:工業脫水機采用三角膠帶傳動,由電機帶動起步輪,緩步起動至正常轉速,運轉平穩無振動。
   5:工業脫水機型號有:ф500脫水機,ф600脫水機,ф800脫水機,ф1000脫水機,ф1200脫水機等規格。

2016年8月31日星期三

智利建造 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


   智利北部第三大區艾爾基省14日舉行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建設奠基儀式。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在儀式上透露,到2020年,全世界70%的天文觀測基礎設施將集中在智利。
  巴切萊特表示,這個天文計劃一直受到智利和國際科學界的期待,建設使用後可幫助世界天文研究向放大鏡前邁出一大步。
  該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顯微鏡鏡是一台廣視野反射望遠鏡,將設在智利北部科金博大區帕穹山海拔2682米的伊爾佩恩峰,就在多國投資興建的雙子星天文台旁邊。建成後,這個巡天望遠鏡將加入美國大學天
文研究協會(AURA)的網絡。
  這部巡天望遠鏡的主鏡直徑將是8.4米,配備了一個30億像素的攝像機,可以辨認超天體、靠近地球的隕石,也可望遠鏡以繪制3D天體地圖。
  大氣狀況是影響天文觀測的主要因素。智利一些地區因為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流穩定、晴夜數多等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眾多大型天文望遠鏡的選址。到2020年,全世界70%的天文觀測基礎設施
將集中在智利,投資總額將達60億美元。

工業脫水機


   脫水機以離心運動為其工作原理,即由電動機帶動內膽作高速轉動,被脫衣物中的水份在高速旋轉下作離心運動,水從內膽殼的四周眼中飛濺出內膽,達到脫水的目的。
   本脫水機為三足懸擺式,可避免因轉鼓內載重不平衡而在運轉時產生地腳振動。外殼和頂蓋系鋼板所制,底盤材料為鑄鐵,出水管在底盤下方,底腳座及柱腳材料均為鑄鐵。主軸采用優質鋼材所制,裝有兩只軸承,下端用推力球軸承支持,以減少磨損,節省動力。轉鼓采用銅板或不鏽鋼板鈕孔制成,籠底座為鑄鐵件,並襯有不鏽鋼底罩。轉鼓裝在主軸上端的錐面上,以保證脫水機運轉平穩。本脫水機采用了獨立的電動機通過三角膠帶傳動,裝有離心式起步法蘭,可使機器緩步起動,其制動效能高,能使轉鼓迅速停轉,可避免主軸因制動而受到扭力。
   操作方法:1、將需脫水之物品均過濾設備勻平整地裝入轉鼓內,注意平穩,切勿超載。2、工作時,開動電機,約經90秒鍾,機器達到正常轉速,出水管開始出水。3、電機開動8~10分鍾,水管無水外流,即可切斷電源,機器停轉。4、刹車:正常情況下斷電1~2分鍾後間斷扳動制動手柄,即可停車。
   注意事項:1、操作者必須熟悉機器的結構、性能和操作方法。2、開車前先轉動轉鼓數轉,以免裝載衣物不均勻和超載及其它故障。3、加料時應均勻分布,以免偏重振動。4、正常運轉時,切勿使用刹動裝置,以免損壞蘭令帶各其它零件。5、頂蓋上請勿放置任何物品,以免開車後發生意外事故。6、起步蘭令帶如有打滑,應立即停車檢查膠帶是否沾有油膩、滑劑,如有,則應洗擦幹淨後再用,膠帶磨損後應立即更換,以免磨損部件。7、半年定期檢修,加新牛油。



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

地球內部“望遠鏡”啟動應急支撐


   4月25日尼泊爾8.1級地震發生後,“全國測震台網波形數據共享服務系統”緊急啟動數據用戶應急通道,讓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及時獲取相關數據。由此,人們可見到目前出現在公眾視線內的諸多分
析地震震情的消息。
   這個面向地球內部的“望遠鏡”系統建立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以兩種方式向全國開放觀測數據。一種是面向科技望遠鏡界的注冊用戶提供數據共享服務﹔另一種是直接服務於地震應急處置工作的數據
服務。尼泊爾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若幹研究所利用這些共享數據,迅速測得地震破裂過程等重要地震參數,有力支撐了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與此同時,在尼泊爾地震發生時,還有一些用戶尚未來得及申請注冊該系統。為此,地球物理所開通了數據用戶綠色通道。
    據國家測震台網天文望遠鏡數據備份中心研究員鄭秀芬介紹,當台網中心發布大地震信息後,在3~5分鐘內數據備份中心就能獲取距離震中600公裡內地震台站記錄的地震波形數據,並進行自動處理。研究人員
可根據數據計算推演,對地震進行矩張量計算、精確定位等分析工作。而這些分析結果將直接提供給國家地震局領導,為災後救援指揮提供決策參考。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張東寧介紹,地震數據共享中心是首批認定的23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之一。通過近幾年的改造建設,目前已建成覆金相顯微鏡蓋全國的地學基礎數據觀測網。其中,包括地
震、電磁、地殼形變和地下流體等4大學科固定觀測台站和測線累計長度達15萬公裡的流動物理場觀測系統。
   截至目前,該系統為中國地震局、中科院、國土資源部等40多家單位開展的200多項研究提供了350TB快速、高質量的海量地震波形數據服務。特別是對於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大震的震後應
急救援部署和相關科研工作的快速開展發揮了關鍵作用。